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文库 > 正文

班组长的管理工作(班组长的管理工作对象)

2024-06-15 2536 0 评论 运营文库


  

本文目录

  

  1. 班组长的职责是什么
  2. 班组长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组
  3. 班组长的生产管理职责主要包括哪几点
  4. 班组长职责及日常管理
  5. 班组长管理方法是什么

一、班组长的职责是什么

负责生产车间班组的生产与管理(包括安全、人员管理、异常管理和成本管理);\x0d\x0a2、对班组成员进行生产操作工艺、质量控制方面的技能培训;\x0d\x0a3、检查操作人员的工作,确保操作人员按图纸工艺进行操作;\x0d\x0a4、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按时完成每班的产量指标;\x0d\x0a5、对设备进行常规调整、维护,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x0d\x0a6、负责上级主管安排的其他任务。

  

二、班组长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组

1.监督领料,确保各项手续齐全,做好现场清点与签收,确保数量、批号准确,所领物料质量达标。

  

2.领用的材料,遇有材料质量异常,用料变更或有余量时,要及时办理退料。

  

3.对物料进行搬运时,严格遵守操作指导书,减少人为磕碰、损坏现象,最好能做到减少物料搬运次数、缩短物料搬运距离。

  

4.物料、半成品、成品、质量异常物品要有明确的标识,严格按照规定位置放置。

  

1、组织并指导员工做好班组设备的维护保养、日常点检、清扫等工作。

  

2、做好设备检查工作,填写班组设备巡检记录。

  

3、根据操作规程对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

  

4、及时反映设备状态,以便上级主管根据设备状态安排生产,调整任务和负荷。

  

1、全面掌握工艺文件中规定的工艺标准,并负责班组员工的培训。

  

2、每日巡检,检查班组员工工艺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3、组织班组员工认真填写工艺记录,做到按时、真实、数据准确、清楚。

  

4、发生因班组员工违反工艺操作规程而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安全时,应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对当事人进行考核和处罚。

  

5、组织班组员工进行事故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复错误出现。

  

3、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班组员工技术素质。

  

4、明确操作人员对生产质量的第一责任,组织自检。

  

6、开展质量巡查,发现质量隐患。

  

1、认识到位: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管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大局。班组长在进行班组安全管理时,要把工作做细、做实。

  

2、落实责任人:班组长是本班安全第一责任人,可以设立兼职安全员,协助班长具体抓好班组安全工作,每个班组成员都须承担起本岗位上的安全责任。

  

3、严格执行制度: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安全管理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开展安全巡查,排除安全隐患。

  

4、重视培训:抓好安全培训,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

  

5、细致检查:班组长和安全员在生产中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班前、班中的安全检查。

  

6、及时整改:对安全隐患不能视而不见,不论是上级检查,还是自查所发现的安全隐患,都要及时组织整改。

  

三、班组长的生产管理职责主要包括哪几点

班组长的职责主要包括:\x0d\x0a1.日常管理\x0d\x0a人员的调配、排班、考勤、员工的情绪管理、职工的技术培训以及生产现场的卫生、班组建设等都属于日常管理。\x0d\x0a2.安全管理职责\x0d\x0a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管理职责包括标准化现场作业、人员管理、操作质量、材料管理、设备维护、危险点的控制等等。\x0d\x0a3.凝聚团结班组成员\x0d\x0a班组长是团队的带头人,应引导职工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鼓舞人心的共同愿景,将职工的个人能力转变成一股向上的合力,凝聚在一起,快乐地去完成每一项工作。\x0d\x0a4.辅助上级\x0d\x0a班组长应及时、准确的向上级反映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做好上级领导的参谋助手。如果仅仅停留在人员调配和生产安排上,就没有充分发挥出班组长的桥梁和推动作用。

  

四、班组长职责及日常管理

1、对本组的各项工作负责,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落实各项生产任务,特殊情况,及时向车间主管汇报。

  

2、全权负责本生产小组的日常工作,本小组人员的安排调动。

  

3、完成生产部的生产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组的各项生产任务。

  

4、负责本组的生产工艺改进,解决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本组的生产效率。

  

5、组织好本组内部的生产和工序管理,把本组的质量管理目标分解到个人和工序,本组完成的公司品质目标负责。

  

6、及时反馈本组的物料信息,负责本组的物料跟催,反馈生产异常,反馈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

  

7、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发现不良,要及时汇报给主管,给出临时解决建议,协助主管找出原因。分析原因给出工艺改进方案及问题的解决办法。

  

8、协助主管制作各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

  

9、严格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监督,约束本组人员执行公司要求。

  

10、负责本组的考勤,协助主管做好本组人员的思想工作,稳定人员,安全生产。

  

11、正确的对待每位员工,每件事。

  

12、做好员工的技能培训,3Q 6S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13、对新员工现场指导,基础技术培训,安全教育等。

  

14、解决生产现场出现的紧急情况,新产品及生产任务的执行跟踪落实。

  

15、完成车间的生产任务,做好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及改进工作。

  

五、班组长管理方法是什么

我认为现在企业执行力竟争力就是基层管理核心能力强弱的竟争。要做一个好的班组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人性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首要前提。大概分为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注重员工潜能的开发,营造和谐沟通的班组氛围,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四个方面。

  

2、质量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重要基础。其分为注重引导,提高质量参与意识;加强合作,树立质量监控意识;开展交流,激发质量创新意识三个方面。

  

做为班组长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管理者,要与企业的步调和利益保持一致,要站在管理者的高度去想问题和处理事情,切实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不能对下属员工的过错听之任之,得过且过,否则等到出了大问题,其实是害了员工,毁了企业。

  

具体来说:对上的立场是站在下属反应问题的立场上说话;面对下属时要站在管理者经营者的立场上反应问题。原则不能变,方式方法可以变。

  

不能用过去的思维领导现现代80后甚至是90后的员工,这是行不通的。

  

我们的管理要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及新的方法。班组长与下属员工一起朝夕相处,摸爬滚打在一起,对员工管理思想状况最清楚,对员工的喜怒哀乐最了解。

  

因此,对不同的员工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和积极性。

  

现代管理方法把传统管理方法中的定性描述发展到吸纳带管理的定量计算上,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管理“科学化”。

  

实践证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不可偏废的两个侧面。离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而任何质量又表现为一定数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准确的数字为依据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现代化管理方法广泛采用现代系统理论,把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于管理,使复杂的问题系统化、简单化。

  

现代化管理方法为管理人员全面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数学模型,实行计划、方案设计、办法的最优化选择。

  

现代化管理方法的运用,可以实现管理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就是按照管理活动的规律,把管理工作中经常重复出现的内容,规定出标准数据、标准工作程序和标准工作方法,作为从事管理工作的原则。

班组长的管理工作(班组长的管理工作对象)

  

现代化管理中,不仅充分发展各级领导和专业管理人员的作用,更加重视调动与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员工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复制成功